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权威发布:深圳跻身全球金融中心10强!

黄涛 李天南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0-10-28


9月25日,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的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8)”在中国深圳和韩国首尔同时发布。

深圳国际金融中心排名跻身全球前十,位列第9位;金融科技排行首次跻身全球前五!


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价和排名。
本期指数共有111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全球前五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上海、东京、香港。深圳排名全球第九,较上一期上升了2位。

报告发布人、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刘国宏指出:
“总体而言,深圳近几年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持续往上升的态势已经形成。全球金融人士对深圳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认可。在指数排名里边,深圳的问卷得分高于它的整体得分。”

近年来,深圳市抢抓“双区驱动”历史性机遇,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支持金融重大项目落地,加强金融人才培训,取得了丰硕成果。
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

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升,已经从2018年末的12.7%上升到2019年末的13.6%。


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深圳金融业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实现增加值2052亿元,同步增长9.1%,占同期全市GDP的16.2%,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为深圳经济V形反弹提供了坚实支撑。



资本市场发展全球领先

深圳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数量跃居全国第二。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本土企业数量和增速均位列全国第一。
在金融细分行业中,证券业发展尤为突出,全国十大证券公司中深圳有3家,全国公募基金20强中深圳有6家,创投企业20强深圳有5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数量深圳位居全国第二。作为境内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深交所交易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三。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全力做好民企纾困工作,协调化解30余家重点企业流动性危机。认真抓好“四个千亿”计划落实;直接融资加快发展,2019年以来,本地企业通过境内股票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9000余亿元。
面对疫情严峻考验,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方舟”工程,创新开展金融支持企业抗疫专项行动,已举办11场政策宣讲会暨银企对接会,服务中小企业3.4万家,放款超过2200亿元。
“双区建设”重大金融改革落地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顺利实施,已累计实现30家公司发行上市,累计筹资额290.04亿元,上市公司总市值9.72万亿元。
沪深300ETF期权成功挂牌,实现深市金融衍生品“零的突破”。发行全国首单疫情防控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已通过人大二审,是全国首个绿色金融立法,重点突出了绿色金融统一标准、投资环评、信息披露、行政处罚等特色亮点。按照央行部署,稳步推进数字货币试点;国际海洋开发银行、公募REITs试点、“跨境理财通”试点等有关工作也正在积极推进。

金融科技生态体系逐步完善

深圳拥有一批领军型金融科技企业,15家企业入选毕马威金融科技50强,平安科技PCT专利申请量位列全球第八;全国唯一持牌的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央行数字货币研究院等系统性重要基础设施机构落地深圳。
全国首个金融科技(399699)指数以及跟踪该指数的LOF基金(168702)已成功挂牌交易;联合港澳金管局推行“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首期首次考试在8月15日以“线上考试”方式进行,深港澳三地1100余人参加。连续举办金融科技全球峰会,联合发起成立深港澳金融科技联盟。

对外开放合作开拓新局面

出台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推动组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联盟,秘书处落户深圳。
与伦敦金融城签订《双城金融合作交流计划书(2020-2021)》,建立起常态化交流机制,并联合主办“疫情背景下的ESG投资”等系列主题活动。
与香港财库局、香港金管局就金融抗疫、绿色金融、巨灾保险证券化等进行深入交流。会同港澳方共同推进2019年度金融创新奖、金融科技专项奖评选活动。

金融风险防控有序推进

率先启动“深圳市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工程”,在福田、南山两个区的六个街道开展试点,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着力构建源头治理、政社联动、贴近民生的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深入推进网贷风险处置,综合利用投票表决系统、失信惩戒三级公示、接入央行征信等措施,加快良性退出进度;利用上门催收、征信催收、司法催收等多种方式,持续压降借贷余额,提高清偿率。



下一步,深圳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紧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在努力构建金融安全区的前提下,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稳步推进“金融+”战略,全力打造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


综观报告全文,当前全球金融中心发展还呈现出这些特征和新动向:

疫情蔓延对全球金融中心评分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蔓延,国际金融专业人士普遍降低了对金融中心的发展预期,本期全球金融中心评分整体较上期下降了41分,超过八十个金融中心的评分出现下滑,但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评分全部逆势上升,这反映出在疫情影响下,仅少数顶级金融中心的市场认可度和信心度保持高位。

全球顶级金融中心格局再次发生变化


纽约和伦敦继续保持了全球两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其中伦敦的评分上升24分,而纽约仅上升1分,使得纽伦评分差距缩减至仅4分。上海评分再次快速上升,超过东京首次进入全球三甲行列。香港评分上升6分,超过新加坡位列全球第五。深圳和苏黎世进入指数排名前十,洛杉矶和日内瓦则被“挤出”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榜单。北京和旧金山的排名未出现变化,位列全球第七和第八。

亚太和西欧金融中心表现参差不齐


亚太地区共有14个金融中心排名出现上升,但排名下降的金融中心也多达10个,这反映出人们对亚太地区各个金融中心稳定性及可持续性的评估出现了一定分化。西欧地区金融中心排名上升的有15个,下降的有12个。但该地区金融中心平均评分降幅仅21分,低于全球平均值。


中美两国金融科技优势突出


本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金融科技排行榜中,纽约在金融科技领域排名第一,其次是北京、上海、伦敦和深圳。该排名中,前15的金融中心有5个来自中国,6个来自美国,反映出两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已得到国际金融界的普遍认可。调查显示,融资渠道和高技术人员是优化金融科技发展环境的最重要因素,而大数据分析和交易支付系统是金融科技最重要的应用场景。

中国内地金融中心表现出现分化


随着西安和武汉的加入,中国内地已有12个金融中心城市上榜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其中,北京、上海、深圳进入全球前十,广州排名第二十一,成都和青岛排名上升较快,分别位居全球第四十三和第四十七,南京位列全球第八十九名,而西安、天津、杭州、大连和武汉排名相对靠后,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专家建议,深圳下一步应强化区域间协同,把金融加科技双轮驱动的优势真正释放出来。
特别是深圳已经具备了先行示范区政策优势,金融怎么样为新的实体经济的变化作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改革和创新,这可能是一个最重要的挑战。”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肖耿指出。

记者/黄涛 李天南 陈楠

编辑/李天南 李添裔

部分资料来源: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